此外,日亚化学的主要销售地区虽仍以日本为主,但日本地区营收比重已从2008年的75.8%减少到2010年上半的65.9%,减少10.9个百分点,而亚洲其他地区营收比重则增加10.8个百分点,日亚化学表示,以大陆地区的营收增加最为显着。而日亚化学也将考虑前往金砖四国中唯一没有营业据点的巴西设点,其2020年全球市占率目标为30%。
但是因日亚的领先优势到2013年低, LED工作灯领域目前主要专利权人有9家是日本公司,仅有一家是韩国的三星公司。日本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在排名前十位专利权人的公司中,业界公认的掌握LED核心芯片制造技术的重点公司仅包含两家,即丰田合成和日亚,而列于前三位的松下、夏普和三星都是重要的电子和显示产品厂商。
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会首先将新技术在本国申请专利,由于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巨头多属于日本公司,所以在日本的半导体照明领域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在中国专利所有LED机床工作灯专利中,在封装、应用领域占比较大,封装占42%,应用占41%,驱动占9%,外延占3%,白光2%,芯片2%,衬底1%。
从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就已出现LED工作灯相关专利,上世纪70年代后期半导体照明专利突破100件开始平缓增长,从2000年开始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
日亚化学的高份额市场不仅有其技术的支撑,更有其品牌带来的巨大效益,这也是我国LED产业扩张中极其容易忽略的一点。在技术以及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旦品牌塑造成功,那么等于在这个行业扎根,形成市场垄断轻而易举,因此,短期内要想撼动日亚化学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长此以往,随着技术的突破以及市场的不断开拓,其它国家对日亚化学的威胁不可小觎。
日亚化逼走摇钱树 肠子悔青?
被誉为“蓝光之父”的中村修二也是原本一直工作在日亚化的科学家,1954年生于日本伊方町,1994年从日本徳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2000年以来供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现为美国国籍。
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简称“日亚公司”)做技术员的中村开发出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使led向实用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3年,中村发明蓝光二极管后,由日亚公司申请获得了专利。同年12月,日亚公司开始生产蓝光二极管的照明成品,获得了巨大利润。但是,日亚公司只向中村支付了2万日元的“奖励”(申请专利和注册专利时各1万日元)。2000年,中村决定前往美国,办理辞职手续时,公司要求他签署合同,保证3年内不再从事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研究,中村拒绝,并因此未能领到退职金。中村前往美国的大学就任后,日亚公司居然追到美国让他签合同,中村再度断然拒绝。未料到该公司居然在2000年12月以涉嫌泄露企业机密,将中村和他担任顾问的美国克利公司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告上法庭。
于是,忍无可忍的中村将日亚公司告上日本的法庭。2005年1月11日,在东京高等法院的主持下,中村与日亚公司达成和解,由日亚公司向其支付共计8亿4391万日元的发明补偿金。到现在日亚化虽然一直还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2014年注定是让日亚化自食苦果的一年,中村修二与其他日本科学家因发明LED技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大概日亚化学的高层肠子都要悔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