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说来,在权利形成阶段,注意分清权属,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保护好LED技术成果发明的创新性、新颖性。可通过合同完成与研发人员在发明人、专利权上的约定,规范管理,谨慎开具相关证明,要求员工严守商业机密,防止被不当转移或抢先注册。
在保护阶段,LED企业要加强监控,持续跟进,熟练掌握各技术成果、研发专利进展状况,防止侵权发生。另外,也应自觉避免侵犯他人利益,比如,在LED工程项目开局时进行全面调研,避免重复研究,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运用上,牢固树立证据留存意识,建议采用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这样,一旦纠纷发生,有助于法官了解事实,减少不利局面带来的损耗。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的专家则强调,LED企业必须对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并有所积累,长期投入研发资金和专业团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结语:
2015年电商、O2O运营模式开始了LED照明行业的新风向,越来越多LED企业加入到电商的大军中,不可否认互联网思维很厉害,它会不会毁了中国LED企业也未可知,当互联网思维撞上专利墙,目前摆在中国多数中小LED企业的面前却是专利短板。一番血雨腥风之后,国际大厂之间已经通过专利交叉许可结盟,对外垄断,面对已经被“养肥”的国内企业,他们高高举起的专利大棒何时落下? LED技术研发投入的高低是公认的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研发投入保障持续的创新能力,一个公司的倒下速度将比它崛起的速度更快。虽然各个公司、各个国家表面上拼的是专利,但是,专利背后代表的产品创新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唯有以LED专利技术为核心,纵然LED市场渠道千变万化,LED企业仍然能够平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