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芯片周期景气 产业竞争格局多样

LEDinside 中字

目前澳洋顺昌主力机型已经是Aixtron的R6,另外新购入机型集中在Veeco红牛的升级版EPIK868(4腔,每腔35篇4吋),整体来看新一代MOCVD机台占比是所有大厂中最高的,同时由于生产工厂集中在同一个厂区,管理成本也更低。

其他如蓝光,圆融等可以压低利润以更低的价格维持进入到木林森的供应链,相对来说处于不利的谈判地位。

再另外一些更小的芯片厂,机台数量少,设备也很老旧,但是暂时又无法退出,仅能供应一些二三线的封装厂维持工厂继续运营。

image.png

从芯片厂商的客户覆盖的情况来看,可以用供应商三角来描述目前的市场状态。三安,晶电,华灿主要供应一线的芯片厂。澳洋顺昌,华灿,蓝光等构成木林森体系。而二三线的芯片厂仅能通过一些二三线的封装厂来维持生存。

image.png

只有成本更低,价格更高的企业才能创造利润。红线分割了不同的价格和成本组合区,越靠近右下角的企业有越强的盈利能力,而左上区间的企业则是在竞争中处于亏损的边缘,甚至2017年这样的好年景也还在持续的亏损。要想生存,或者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唯有让自身的位置能向右下方持续移动。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