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西安已经成为中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上的重要支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西安已经集聚了英飞凌、英特尔、三星、美光等国际半导体巨头。
还吸引了奕斯伟、紫光国芯、华为、华天、中兴等一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知名企业。
作者|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络
英飞凌、美光、三星项目落地,带动本土半导体发展
2003年3月,英飞凌的CEO舒马赫亲自带队到西安考察,舒马赫当场拍板决定在西安设立英飞凌全球研发中心。
英飞凌是入驻西安的第一个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
但英飞凌的入驻,只是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棋。
2007年,美光宣布在中国投资2.5亿美元在西安建立的第一个制造工厂,美光的选择使西安扬眉吐气。
美光在西安的厂房建成后,其上下游企业至少有四家半导体企业将一起搬到西安来,理诺公司、瑞萨科技等许多世界重量级半导体公司也紧随其后。
英飞凌与美光的相继落户后,西安又再次引进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
当时,三星和日本东芝在NAND FLASH领域的全球竞争如火如荼。未来拉开与东芝的差距,三星决定继续追加投资新建工厂。
经过谈判,三星最终选择落户中国西安,项目总投资300亿美金,分三期建设。
这一项目是三星海外投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日前,三星电子近期完成了在中国西安建设的半导体二期扩建工程,并正式投入生产。
就三星项目而言,其价值不只产值本身,更重要的是对西安半导体产业链的大幅带动。
典型案例:三星重磅投资项目落地西安
2013年4月,韩国三星电子分别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谅解备忘录,宣布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将正式落户西安。
自此,三星项目的落户成为陕西以及西部地区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
2014年三星项目正式竣工,带动了上百家配套企业入驻,吸引了美国空气化工、日本住友、韩国东进世美肯、华讯微电子等一大批国内外企业的到来。
位于西安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
目前,三星西安已经顺利完成了1期NAND闪存工厂、2期工厂和1期封装工厂等的建设和投资。
同时,在三星的龙头效应加持下,西安还引进了美国空气化工、住化电子材料、秀博瑞殷等120余家上游核心配套企业和省内外200余家配套服务企业相继落地。
对进一步完善西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形成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和差异化特色,对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安半导体的两股力量,相继发力
今年的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的项目,包括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投资31.72亿元的八寸线功率半导体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能60万片;
宁波芯辉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朱樟明教授团队技术,在高新区投资2亿元建设激光雷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项目,计划于2025年上市。
一股是外埠力量的进入,英飞凌、美光、三星等众多国际巨头的引进,及国内企业的投资扩产。
以三星为例,落户之前,西安的半导体企业数量仅有60家—70家,落户之后,美国空气化工、日本住友、华讯微电子等上百家配套企业跟进,并且建设了研发、生产基地,让西安半导体摆脱了产业基础薄弱的窘境。
另一股力量是西安本土半导体企业的成长。
外埠力量的助推下,西岳电子、龙腾半导体、芯派、睿芯、杰源等众多本土半导体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西岳电子此前所有的配套原材料都来自省外,甚至包装箱都要从沿海地区购买。
三星到来后,这些企业的配套实现了本土供应。
半导体产品类目繁多,其中集成电路的市场份额占比大约超过80%。
所以说半导体产业基本等同于集成电路产业,而西安的半导体产业中,制造领域的占比较高。
典型案例:比亚迪研发中心落户西安
根据公开消息,比亚迪前不久前宣布“西安半导体研发中心即将启用”,并将发布全新产品。
数据显示,比亚迪先后在西安布局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和汽车金融等产业。
截至2020年,比亚迪在西安已累计投资227亿,实现工业总产值2832亿,上缴税金126亿,解决4万人就业。
其中,比亚迪在西安累计生产乘用车约41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40.7万辆。
对于西安研发中心,比亚迪半导体承载着重要使命:新一代更高性能IGBT6.0芯片,计划在西安发布。
其自主研发的高密度沟槽栅技术,相较同类产品在可靠性及性能上将实现重大突破。
依托龙头企业及优势,以点带面
①以三星闪存芯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
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3500亿元。
②依托西安克瑞斯、紫光国芯、西岳电子、源杰半导体等企业,加快推进网络通信、存储器、传感器、物联网等专用芯片的设计与产业化,持续提升西安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和水平。
③依托西京公司、西安炬光、西安派瑞、中航富士达等企业,大力发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电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核心基础元器件。
第三代半导体及特色工艺芯片建设,已在路上
去年年底,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与江西誉鸿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116亿元的西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与器件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泾河新城。
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实现年上缴税收约25亿元。
以此次签约为标志,泾河新城将在产业布局上形成光伏、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芯片三大产业鼎足之势。
去年8月,作为西咸新区主会场的秦创原泾河新城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同步开建,总投资额35亿元;
去年9月,拉普拉斯光伏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泾河新城,总投资约15亿;
去年11月,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核心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泾河新城,计划投资约61亿元。
将芯派、龙腾、拓尔微、中颖等本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培育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培育8-10家细分领域领头羊企业。
[十四五]期间,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布局建设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月产能达到5万片。
同时,建设1条6英寸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实现年产能3万片。
该项目将填补陕西省8英寸制造领域的空白,项目的快速推进,亦折射出西安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近日陕西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西安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西安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以及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生产等项目在列。
结尾:西安产业规模排名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目前,西安半导体产业规模仅次于无锡、上海、深圳,排名全国第四,产业规模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在设计业中,西安集聚了中兴克瑞斯、华为、紫光国芯、拓尔微、翔腾微、中颖、芯派、龙腾、航天民芯等半导体设计企业。
在晶圆制造中,主要企业包括三星、西岳电子、卫光、派瑞等,西安三星在全国晶圆制造业中规模排名第一。
在封装测试方面,西安聚集了三星、华天、美光、力成、华羿、中车永电、西谷微等,华天的规模全球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三。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科创丨西安半导体供应链再扩大,已集聚多家国际巨头